Books concerning mathematics, and more

#prose #reading 2023年八月更新

數學科普書單,我先把書名列出來,等我慢慢豐富它。

Once Upon a Prime: The Wondrous Connections Between Mathematics and Literature

新書!女作者!文筆好!還要說什麼呢!

Love & Math: the Heat of Hidden Reality

作者政治背景就不談了,這本書很符合標題,基線是作者的坎坷求學路,以及他對數學濃厚的愛。很巧,這個作者最初的興趣是物理,但發現學物理得先學數學,接著就陷入數學深坑。語言充滿熱情,不過涉及的數學知識至少是高數以上,甚至還有題目給讀者做。

The Golden Ration: The Story of Phi, the World's Most Astonishing Number

從歷史、藝術、人文的角度討論黃金比例,並且投入大量研究,為很多大家對藝術建築和黃金比的誤傳闢謠。語言非常優美,數學部分簡潔易懂,並且配有詳細解釋,中學數學水平就能夠跟著作者一起走完這個旅程。

The Music of Primes

關於質數的很多問題,至今是未解之謎。全書圍繞質數和黎曼猜想展開,也有歷史、文化、數學家軼事,但更主要集中在近兩個世紀數學的發展。很有趣,數學部分深入淺出,可能沒有高數基礎會有部分不太看得懂,但是就算跳過也沒有影響。

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這本書很神,很有名,也很厚......我還沒看完,就先不瞎說了。簡單介紹一下書名裡的三個人,第一個是影響力非常大的數學哲學家,第二個是藝術家,第三個不用我說吧,後兩者一直被認為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數學原理。這本書內容非常多,也非常廣,不管從哪個角度,都需要非常高強度的思考(加上本身又很厚所以我看得非常非常慢)。

Flatland

一本1884年的書了,可以說是歐幾里德幾何版的格列夫遊記。是一個二維人的自述,介紹二維世界,和他去線世界以及三維空間的體驗,最後談論了對更高維度的深思和猜想。一本故事書,但是用童話故事把維度講得很好。可惜因為太老了,文字讀起來會有點不習慣,外加那個年代有很多已經過時的思想和社會價值觀,讀起來有時候有點生氣。(極度懷疑DW有一集就是靈感來自這裡,二維人來到三維世界。)

Mathematics and Arts: A Cultural History

作者本科哲學,藝術史博士,所以完全不用擔心這裡面的數學看不懂。雖然說的歷史,但切入點集中在從近現當代藝術,接著引到發展歷史和涉及到的數學。(但我真的不太喜歡作者這個人,訪談聽下來真的覺得她配不上她這本書。也可見這本書確實是非常好。)

A Mathematician’s Apology

數學家哈代的獨白。哈代是誰呢,就是發現了拉瑪奴金的那個伯樂(順便推薦電影《知無涯者》),內容就是獨白,一個數學家告訴世界他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以及他對數學家的看法和期望。沒有什麼太多歷史背景和數學知識,基本上屬於一篇中短篇議論文,同類的文章還有愛因斯坦的“Ideas and Opinions”,後者論的東西更廣,從社會現象到教育,從物理到學習本身,這兩本都很值得一看。(看學者點名反對某些人某些看法真的很爽。)

L. A. Math: Romance, Crime, and Mathematics in the City of Angels

12個短篇偵探故事,12個相關數學知識,小說的形式,看起來很輕鬆,數學部分也非常淺顯易懂,不超過高中數學。很有趣,很新穎。

The Joy of Mathematics: Marvels, Novelties, and Neglected Gems That Are Rarely Taught in Math Class

適合數學老師和家長看,都是很簡單的數學,但是是那些有趣的數學,充滿驚喜。我五歲多第一次接觸到數學就是類似這本書裡的東西,講的大多數是算數技巧跟一些很有趣的題目,非常能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反正當年的我是被激發了)。

The Universe in Zero Words: The Story of Mathematics as Told through Equations

特別特別好的一本書。無字宇宙——全都是由公式組成的。介紹了人類史上影響最大或最優美的數學公式(有很多也應用到別的領域),而不枯燥也不侷限於介紹公式是什麼,而從人們如何想出來,又如何經歷種種坎坷,才最後是這些公式公開於世。不冗長,不枯燥,卻又十分全面地介紹了數學知識,歷史,數學家故事。真的很推薦。

Zombies and Calculus

這本我還沒看,想看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也是我自學扭結理論入門書的作者,在那本正經數學書裡我就發現他挺幽默,然後好幾次勸說讀者要學好微積分。接著就發現了這本書,不過這本書的目標受眾是中學生,和非數學背景但又有點宅的年輕人,所以數學部分應該很好看懂。故事設定也非常不按常理出牌。故事中不僅涉及微積分,更是有許多經典數學模型,以及在各類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中的應用。據說作者靈感來自於《傲慢與偏見與殭屍》(對就是前幾年馬特跟莉莉詹姆斯演的那個電影的原著)。

The Fourth Dimension: Toward a Geometry Higher Reality

這本書我也還沒看,是上一本書的作者在正經數學書結尾推薦閱讀裡提到的。這一本算是科普書,介紹四維空間,並且涉及相對論。因為沒看我也不好多說,但是這個作者,我給你們複製一段維基簡介吧⋯⋯

Rudolf von Bitter Rucker (born March 22, 1946) is an American mathematician , computer scientist, science fiction author,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cyberpunk literary movement. The author of both fiction and non-fiction, he is best known for the novels in the Ware Tetralogy , the first two of which both won Philip K. Dick Awards. Until its closure in 2014 he edited the science fiction webzine Flurb .

這段話亮點真的很多我也不想多說了,哪怕不看這一本,我覺得他的小說肯定值得一看。

Wizards, Aliens, and Starships: Physics and Math in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

這本我其實也沒看⋯⋯但是這個標題,試問哪一個HP&DW&SW&ST以及普天所有科幻粉不被吸引呢⋯⋯而且,這本也有中文版!

費馬最後定理

這本看的是中文翻譯本,很厚一本書,環繞費馬和費馬最後定理,也是以歷史,數學哲學,數學家故事為組成部分。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有介紹這本書,講得不錯,雖然梁文道自己並不學數學。他看得懂你也應該看得懂(微笑)。(其實關於定理證明那裡可能有一點點繞,但總的來說不難懂。)

The Devil and Simon Flagg and Other Fantastic Tales

這本書是L. A. Math那本書的靈感來源。這回直接講神話了···

Fantasia Mathematica

這本書收錄了上一本裡的同名短篇,以及其他很多形式內容各異的關於數學史,數學故事,神話故事(⋯⋯),童話故事,像是大雜燴。但是可讀性很強,不過也是很厚一本,我還沒看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