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me | value |
| location | On the train back to Coventry |
| date | 2023-04-05 |
| aliases | adoaa |
| dateFormat | Do MMMM YYYY |
2023年4月5日Lyric Hammersmith午場
Tom Basden的英國在地現代化改編劇本。這是我對它的預想,走進劇場證明確實字字珠璣。
前幾天才剛補完黃紀蘇的中國在地20世紀末改編,對「達里奧·福的屁」印象頗深。Tom Basden的改編完全英國,但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住久了也頗能感同身受。
原劇本看了一半還沒看完,但是有一處三個版本的差別很有意思。警官武力威脅瘋子的時候,原版Maniac念出法例法條說你會被判處六至九年(或五至十五年,視情況而定)徒刑,並剝奪退休金,中國98版說你要是打我你就會…丟失退休金,英國版說了一大堆無關痛癢的「後果」,事實上「你可以為所欲為」。
中場休息的時候坐我背後的一男的滔滔不絕講了20分鐘他如何如何不喜歡這個劇,但事實上他講的每個點都在反向證明Daniel Raggett導的這版多麼不偏不倚地展現了Epic Theatre的核心概念以及荒誕派戲劇理念[^1]。
我很喜歡很喜歡布萊希特,也很喜歡荒誕派,以往大多數時候我都強行說某個劇某一幕非常布萊希特,或者某一幕很absurd,但這個劇,真是實打實地照著教科書目錄來。
上半場相對克制,我不知道是每場都有還是因為今天我這場relaxed performance所以跟觀眾互動尤其多,Maniac換裝的時候一個道具一個道具挑,還指定一個觀眾問「你覺得怎麼樣?」。觀眾說「good」,他說,「還有呢?」,觀眾:「amazing」,他:「你可真容易討好」,接著回頭繼續換,變換邊說:「但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還是得穿排練的時候用的那個。」下一秒,他換大衣,走到舞台另一邊轉向另一個觀眾,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fourth wall?
隨手把大衣扔給觀眾,
Well, take care of it for now.
下半場就完全開始瘋狂了。有一處直接台詞說,
None of this is real, this is theatre, see!
隨即把頭撞向牆壁,撞破又一堵紙牆。
接近尾聲的高潮部分,Manic以為什麼要重演四十年前的義大利銀行爆炸案為開頭,發表一段政治性演講。這誰看了不得高呼一聲布萊希特?
中間甚至一度直接cue到epic/avant garde theatre和this is absurd。真是生怕別人看不出來他流派啊。
最後放上散場時的舞台,計數的tally一個一個變紅,數著1990年來跟警察接觸後在被拘留期間死亡的人數(1851)。

以及,最近英國劇場真的好愛強調舞台設計裡的「牆」啊。
[^1]: [Bertolt Brecht and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A comparison](https://scholarworks.umt.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682&context=etd)